北京市科海龙华工业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
Beijing Ke Hai Longhua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Co., Ltd.

红外测温仪有害?不要带着这些谣言进入4月!

发表时间:2020-06-08 17:10

北京市科海龙华工业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红外测温仪、金属测温仪等测温仪系列

阳春三月,春意融融。随着气温的回升,一些谣言也蠢蠢欲动,你误信过吗?

谣言1:夏天新型冠状病毒会自动消失

17年前的SARS病毒,出现于冬季,消失于夏季,再也没有回来,很多人据此推测甚至期盼: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自然消失?

对此,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·瑞安曾表示: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活动和表现,并强调必须假设新型冠状病毒在夏季仍具有传播能力。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。

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,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受到气候影响,目前还未知。就算能受气候影响,也不意味着防疫工作可以随着气温上升而掉以轻心。无论是17年前的SARS,还是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,它们的消失都是依靠防控,而不是气候。

谣言2:红外测温仪对身体有害

由于防疫需要,在很多公共场所,红外测温仪都成了标配。各种谣言也随之而来,如红外线测温仪频繁照射眼睛会伤害视网膜。红外线测温仪真的对身体健康有伤害吗?

对此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, 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体的红外热辐射聚焦到检测器上时,检测器把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,这个电信号在被补偿环境温度之后以温度为单位来显示,所以红外线测温仪并不是对人体发射红外线,而是接收我们身体发出的红外线热辐射,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都是没有伤害的。

谣言3:人工增雨想增就增

当前正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,然而很多地区出现了旱情。有人提出,实施人工增雨不就解决了吗?不少网友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。

但实际上,实施人工增雨天气作业是有前提条件的。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对地形云、对流云、层状云、积状云和层积混合云进行催化剂播撒作业。

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景晓琴博士介绍,人工降雨主要有两种方法——暖云催化和冷云催化。如果没有适当的物理条件,即便天气形势再好,水汽条件再好,也很难实现降雨。总结起来,有“三适当”,即适当部位、适当剂量、适当时机。

谣言4: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

随着健康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,交通出行、出入小区或办公楼的时候也更加便捷。但有网友质疑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。

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博介绍,技术上,在用户上传的个人信息页面设置有加密措施,他人无查看权限。

同时,个人信息也受到法律保护。出于疫情防控而采集的信息,只能作为防疫使用,擅自泄露、滥用个人信息的将受到法律严惩。

“但个人也需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意识,在扫码的同时主动识别陷阱,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健康码盗用个人信息。”刘博建议。

谣言5:献血使康复者更虚弱

在目前新冠肺炎尚无疫苗及特效药治疗的情况下,运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救治已成为重要措施之一。但近日有传言表示,采集血浆或影响康复者的健康,真的是这样吗?

专家表示,这和普通的献血一样,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。人体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(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)组成的。平时人体70%—80%的血液参与循环流动,其余的血液则贮存在肝、脾等脏器内。

当献出血浆后,贮存于肝、脾等脏器内的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,一般在献血浆后1—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。人体失血后,蛋白质、脂质、无机盐、糖类和小分子有机物有所减少,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食物吸收,在48—60小时内恢复到原有水平。

谣言6:人体有**睡眠时间表

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,但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为睡不着觉烦恼。相关的谣言更是不胜枚举,*典型的莫过于,11点前不睡觉,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人体真的有**睡眠时间表吗?

就此问题,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学博士范滕滕表示,人体**睡眠时间表是因人而异的,没有一定的标准。有些人是“百灵鸟型”,即早睡早起,还有人是“猫头鹰型”,喜欢晚睡晚起。

什么是**的睡眠时间表?范滕滕认为,深刻而持久的睡眠,以第二天感到精神、体力的恢复,能够完成正常的工作、生活、学习为判断标准,而不是一刀切。

金属测温仪,红外测温仪,钢水测温仪,铁水测温仪,铜水测温仪,高炉测温仪,无线定碳仪,数字定碳仪,金属测温枪,科海龙华工业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